
仁川市一六旬男子杀害亲生儿子案中,其作案使用的自制枪支构造曝光:该枪支以40厘米长铁管为枪管,每次可单发发射猎枪子弹。
仁川延寿警察署在21日简报会上说明:“作案枪支采用单根铁管枪膛填装一发子弹的结构,通过连接可称为发射器的手柄进行击发。”所用子弹为狩猎用霰弹枪实弹,内含多颗钢珠。据悉共使用3发子弹,剩余86发。警方在赵某驾驶逃跑的车辆中还发现11根用作枪管的铁管。
警方在嫌疑人赵某位于首尔双门洞的住宅内,发现15个装有稀释剂和脱脂棉的容器分散藏匿于各处。据调查,这些容器通过引线相互串联以实现同步引爆,且均装有定时装置。
此前韩国最近一起自制枪械案件,是警察在抓捕现场遭逃窜嫌犯用自制枪支击中身亡的“2016年碧梧山隧道枪击案”。2005年曾有一名案犯通过自家机械厂设备仿制狙击步枪制造自制狙击枪而被捕。
警察厅数据显示,2020至2024年近五年间共发生4起涉自制枪械案件。同期因非法武器查处被刑事立案者达673人,其中涉及射钉枪等非法枪支案件218起。但此前未有因持有本案同类自制枪支被查获的案例。警方每年开展两次非法武器专项整治。
依据韩国现行《枪械?刀具?爆炸物安全管理法》,未获许可者严禁制造枪支火药类物品。违反者将根据该法第七十条,处3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0万至1亿韩元罚金。若在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发布自制枪支制造方法或设计图等信息,将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700万韩元以下罚金。
专家建议需主动收集可能预谋制造自制枪械或爆炸物者的信息。建国大学警察学系教授李雄赫(音)指出:“虽然实际发案量年均仅一两起,但应认识到这只是已暴露的案件,未被查获的案例可能更多。亟需制定适应治安新形势的对策,例如提前掌握社交孤立或行为异常人员信息。”
权九龙记者、仁川=孔升培记者 9dragon@donga.com、ksb@donga.com